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语言学系殷成竹博士后参加学术会议

【 发布日期:2023-11-22 】

4月14日,语言学系殷成竹博士后受邀于广州参加第二届“话语分析中山论坛”。该论坛涉及文学、哲学、人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临床医学、语料库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领域,邀请了诸多学者报告经验与成果。殷成竹博士后作为主旨发言人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层级化的纪念——对北京某公墓语言(符号)景观的考察。因近年来,“死亡话语”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而公墓作为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场所,对其语言(符号)景观的研究也应是死亡话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研究基于Blommaert 的社会语言层级(sociolinguistic scales)理论,探讨了公墓语言(符号)景观如何建构逝者的身份认同。研究选取了北京某公墓(化名“平安公墓”)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专门讨论了公墓语言(符号)景观中墓碑称谓语、逝者生平叙述、图像三类符号要素以及公墓中的公共标牌在设计上的多模态特征。研究发现,公墓语言(符号)景观上呈现了基于亲缘关系与业缘关系的建立起来的纪念模式,形成了不同的层级。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的结论为:公墓与墓碑设计者通过构建特定的语言(符号)景观使得对逝者的纪念层级化,揭示了公墓场所中墓碑对逝者进行纪念的中介作用。

殷成竹博士后做主旨发言

10月27日,殷成竹博士后受邀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并在“语言景观与语言调查”分论坛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外语”在教育场域空间中的建构:对高校外语院系楼宇语言景观的考察。该研究选取北京某高校外国语学院楼宇作为了研究对象,基于语言景观话语框架理论(Coupland & Garrett,2010)对其语言景观进行分析,以探讨“外语”如何通过教育场域空间的语言景观进行意义建构的。研究发现,该校外语院系楼宇语言景观包含了四类主要的话语框架:“通用语框架”、“区域国别框架”和“本族语(者)框架”与“文化对话框架”,对这些话语框架的分析也揭示了外语教育场域空间语言景观所构成的话语是一种隐性语言教育政策的。基于此,该研究揭示了校园语言景观建设对于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的重要作用。

最后,殷成竹博士后代表第二组分论坛全体发言人做总结汇报。他将本组发言人的研究特点归纳为两个“多样”,其一是研究领域多样,其二是使用理论多样。首先,所谓“研究领域多样”指的是发言专家的研究涉及到了不同类型的场所或空间的语言景观研究。第二个“多样”,便是使用理论多样,像超语实践、时空体、地理符号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等语言学与符号学理论,乃至一些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在本组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应用,充分体现了语言景观研究的灵活性。殷成竹博士后认为语言景观与其说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如将其看作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研究对象,即空间中语言符号的呈现,它天然地可以与社会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如语言变异、言语交际、多语现象、语言政策等)相结合,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富矿”,他希望能够有更多同仁能够加入语言景观研究的队伍中。


分论坛合影


殷成竹博士后做总结发言


 

编辑:柴英杰

排版:张佳俊

审校:曹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