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迎接第40个教师节,北京市教育两委把今年确定为“教师队伍建设年”,举办第六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动高质量育人 建设教育强国”,我系卢德平教授在此次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获奖名单
荣誉证书
做一名合格的“教育服务员” 卢德平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 我总在思考,教师意味着什么?和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学者和教师双重身份是基本定位,也时刻提醒我应尽两份责任和义务。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经历与感悟。我总结出教师应该具备三种意识。 一是传承意识。 我从83年到人大读硕士以来,这40年间干过不少行当,最终还是回到学术界。即使多年落笔,再重新拾起,但在心里始终记住的是导师对我的教导。导师的话语历久醇香,常记心间。我的硕士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胡明扬教授,博士导师,日本立正大学谷口勇教授,在我念书时想方设法培养我,从他们身上传递出的教育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启示着我的育人实践。从导师当初的教导中汲取营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法,将立德树人目标落到实处,是我目前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原点。 二是服务意识。 教师这个职业无疑是要服务学生,为其提供学业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发展。这个过程总激发我去思考怎样摆正自己的服务态度,尽好这份责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向创造者转化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以知识为工具,和学生一起实现这个转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不是一味迁就,而是要尽可能贴合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针对性提供学业指导,以业绩为衡量尺度,以发展前景为学生实现理想的方向。 “本硕博去层次化科研创新团队”是我们实践育人的产物,重点是向本科生倾斜。核心理念是“去层次化”。我们认为,以人才培养为本,就不能以学历层次对学生做简单分类,而应以思维能力、发展潜力、努力状态为指导的坐标。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本科生梁昱同学今年上半年就和我合作完成了4篇论文,3篇英文1篇中文。还有本科生余跃、陈倩茹在课程论文的基础上,多次指导修改,成功发表了论文。当然,培养学生也不光是发表论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人”的问题。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是否思想境界很高,能力很强,可信任,有潜力,能合作?我想学校、家长、用人单位,乃至一般社会公众,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审视和检验。我感到我心里时刻有这面镜子。 三是自反意识。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富有成效地落实教学、科研、育人三大任务,及时调整,不断前进。我们的做法是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分阶段、可操作、有成效的现实步骤。学制有限,但师生友谊和合作无限。学生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持续推、拉、托。“推拉托”三字基本概括了我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过程。“推”就是要在学生缺乏信心时拿出勇气把他推上去。“拉”就是要在学生发展的临界点上及时拉动。“托”就是将我们的学术、教育资源转化为学生跳高的踏板。我带学生做论文,做课题,发表,参加学术活动,读博、交换留学等环节都渗透着“推拉托”特征。 作为教师,一生能培养出一些有能力,境界高,可合作,能发展的学生,既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教育的现实收益。培养学生就是服务学生。培养学生不是说教,而是带着学生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既有成功的欣喜,也有挫折的心酸。人才培养是综合的。我们不能简单停留于专业指导,而是要把握不同个体的长项和短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扬长避短,针对性谋划、设计、探索、实践。当然,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们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学生的成长客观上解决了这些困难。发展是硬道理。能与学生互助互学、共同发展,是教师的幸福所在。 教授简介 卢德平教授,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语言学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符号学理论与实践、语言哲学专题、话语和社会等。在Semiotica、Signs and Society、《世界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外语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卢德平教授 文案:刘子文 排版:刘紫怡 审校:曹笑宁、赵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