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和活动预告 > 正文

乔姆斯基研究所系列讲座(二十四)

【 发布日期:2023-10-23 】

题目: 情态动词“应该”和违实表达

主讲人: 石定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时间: 2023-10-31 星期二  16:00-18:00

地点: 教二107

主办单位: 语言学系、乔姆斯基研究所

摘要:

违实句是违背主观认定事实的命题,或者说“违实的本质是传递与主观事实相反的语义”(雍茜2022)。汉语中是否存在违实句,一直有争议。最近的热点是林若望(2016)的(1a)和朱庆祥(2019)的(1b),他们认为道义情态动词“应该”加上“的”就会表示违实。

(1) a. 你应该通知她的,( 但你没有通知她)

b.   你应该孝敬父母的,你当时怎么会对你父母出言不逊?

不过,(1a)是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描述,道义“应该”表示“通知他”是听话人应尽的义务或责任。这一关系按照说话人的思路是确实存在的,至于听话人事实上没有尽到这一职责,并不会造成违实解读。与此类似的是,(1b)中“应该孝敬父母”这一道义关系永远为真,无论转折句的后句说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关系。

与此形成对立的是(2a)。认知“应该”表示按照已有的证据,说话人觉得“她通过了考试”为真的概率很大,而(2b)的认知“应该”也表示“他没打过疫苗”有很大可能为真。两句话都不表示相关命题百分之百为真,因此都有可能是违实的。

(2) a. 她应该通过了考试的,怎么会拿不到资格证书呢?。

b.  他应该没打过疫苗,不让他登机很正常。

这种差别是“应该”不同的句法地位造成的。道义“应该”是所谓的“事件情态动词”,结构位置在小句TP内部,以谓语vP为补足语。说话人认定谓语表示主语应尽的义务,用道义“应该”和vP共同表达这一观点。这种命题内部关系一旦确定就不会改变。认知“应该”是“命题情态动词”,以小句TP为补足语并对其命题加以评价。说话人用认知“应该”表示自己觉得TP为真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也就表明了TP整体违实的可能性。

认知情态动词以TP为补足语,TP的谓语就有可能像(3a)那样是“应该道义+vP”。TP的整体意义不会改变,但说话人用认知“可能”表示TP有整体为真的可能性,但也有不存在的可能性。(3b)的主观评价副词“本来”有着类似的功能。“应该道义不出席会议”是“他”的义务 ,但说话人用“本来”表示这只是“理应如此”,所以留出了TP未能为真的空间。

(3) a. 她可能应该参加答辩的。

b.  他本来应该不出席会议的。

两个“应该”的结构位置和辖域不同,与命题违实的关系也就自然不同。